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报刊 > 正文

2012年九龙坡政法综治工作十大亮点回眸夯实综治基层基础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2015-04-22 19:06:54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2012年,九龙坡政法系统给了我们许多感动:组建1+3法律援助专业队伍,让流动人口在温馨驿站获得帮助,公安队伍竭力打造平安年......站在新年之初,让我们驻足回眸,历数九龙坡区政法综治工作十大亮点,以感怀过去,期待未来。

亮点一
开门纳谏听民意   保证群众得实惠

回眸:
   2012年10月15日,九龙坡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三惠一行走进杨家坪西郊社区,与数十名居民代表围坐在院坝中,畅谈对政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在陈三惠的部署和示范下,10月中旬,九龙坡区政法系统全面展开了“政法干警大下访、社情民意大调查”活动。 1个多月时间,全区政法干警共召开座谈会、恳谈会和院坝会200余场次,组织填写调查问卷近10万份,收集到治安管理、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生产生活安全、居住环境等5大类26个小类400余条原汁原味的意见或建议。据此,部分区政法部门随即出台了相关利民措施。
点评:
    知民心方能解民忧,倾听群众需求是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这400条来自群众的建议,为九龙区政法工作接上了地气,增加了底气,让“执法司法为民”落到了实处。

亮点二
“温馨驿站”成流动人口第二家园

回眸:
    2012年8月15日,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中央综治办主任陈训秋一行来到九龙坡区调研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并充分肯定了该区取得的成效。
    2012年初,九龙坡区第一个温馨驿站在杨家坪街道试点运行,居委会搭建单独场所、任命专人为流动人口服务。这个小小的驿站是流动人口在异乡的港湾,在这里他们可以聊心事、诉困难,获帮助。如今,街道流动人口已经形成了“有困难,找温馨驿站”的习惯。
    同时,九龙坡区建立“1+3+X”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队伍和流动人口信息采集考核机制,还开展了送温暖、送健康等“五送”活动。
点评:
    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而言,硬性政策的改变需要时间,软性服务的提升需要用心。九龙坡区创新机制,做实服务,亲人般的关怀让流动人口离开家乡也不孤单。

亮点三:
多位防控体系牢   守护平安“红袖标”

回眸:
    2012年,直辖以来全市最大的制假贩假团伙案和全市最大的销售假冒电器案在九龙坡区告破,群众的财产安全得以保护。
    重拳出击,守卫安宁。在过去的一年,九龙坡区组织开展了打黑除恶、“打四黑除四害”、 打击“两抢一盗”、缉枪治爆等多项专项行动,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进行了严厉打击。
    治安防控关系群众的安全感,九龙坡区整合民警、综治专干、社区志愿者等多方治安力量搭建起防控体系。同时,该区创新地鼓励由治安积极分子、离退休人员等组成的30人以上的“红袖标”义务巡逻队;策动全区近3000名环卫工人佩戴“平安护卫”红袖章积极参与全区群防群治工作。
点评:
    雷霆出击,打掉了威胁群众安全的黑恶势力;严密防守,守护着百姓每一天的安宁生活。九龙坡政法干警的不懈努力,换回了居民的踏实、安心。

亮点四:
建立网格化机制   居民服务“一站式”

回眸:
    在家门口办理各种事务,对九龙坡区的大部分居民而言已不再是一种想象。2012年,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在九龙坡区各个社区落户,将原本分散的行政资源整合集中,不管是社保、民政,还是劳动、计生方面的事务,都可“一站式”办理。
    同时,九龙坡区在全区58个村(社区)试点开展网格化服务工作,按照“地域相邻、人员相熟、文化相近、构成相似”的原则,建立“定格、定人、定责”工作模式,把居民服务落到实处。
点评:
    办事不用东奔西跑,社区服务具体到人,在这里,服务不是一句空口号,这是群众的直观感受。

亮点五:
创建“1+3”法律援助专业团队

回眸:
    九龙坡区居民胡娅的官司曾受广泛关注,因证据不足,她诉公司的工伤赔偿案僵持了2年之久。2012年,通过九龙坡区专业律师团介入并多方协调,她终于通过调解得到了合理的赔偿。
    这些律师属于九龙坡区法律援助“1+3”专业服务团队。 “1”就是一个“智囊团”,由从业5年以上的10名优秀律师事务所主任组成;“3”就是3支专业队伍,从律师事务所中遴选执业2年以上的36名优秀律师,具体承办区法律援助中心指派的各类法律援助案件。
点评:
    “1+3”专业服务团队的成立,有效缓解了过去法律援助办案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力量不足的矛盾,为提高法律援助服务效率和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亮点六:
搭建政企互动平台   聚集社会管理合力

回眸:
    截至2012年底,九龙坡区在企业设立的综治工作站(室)达到1100家,企业综治工作协会达到5个。驻企综治工作站(室)主要在企业中开展矛盾化解、治安防控、法律宣传、平安创建等工作,企业等于享受了多方面的“贴身服务”。
    为促进“两新组织”更好履行社会责任,九龙坡区积极推动“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建设,建立健全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点评:
    有人说,1100多家综治工作站就是企业平安创建的护航舰,让每一个企业平安有序运行,就是不断为社会增加和谐细胞。

亮点七:
96个“市民学校”构建学习型社区

回眸:
    2012年,渝州路街道1家社区学校被多家媒体争相报道。该街道邀请各界名家为当地居民免费上课,覆盖摄影、剪纸、民族舞和计算机等多类专业的课程,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生活,还帮助社区形成了新风气。
    以渝州路社区学校为典型,2012年九龙坡区在全区96个社区建立了96个“市民学校”、 17个“微型少年宫”,每一个社区的居民都可以享受到免费而优质的培训服务。
点评:
    每一所社区学校都仿佛一个正能量发散器,不仅给居民的生活带去养分,也通过不断提高居民素质、增进邻里交流,让社区变得越来越阳光越来越和谐。

亮点八:
“黄桷义工”   让爱流动

回眸:
    爱管邻里“闲事”的屈大芳,照顾空巢老人长达10年的张清禄,“贴心大姐”贺明凤……活跃在九龙坡区黄桷坪街道的热心人已经成为黄桷坪的一张新名片——黄桷义工。
    2012年,抱着“让爱凝聚,与爱零居”的愿望,黄桷坪街道组建了爱心呼唤服务队、科普蒲公英服务队、贺大姐在线服务队等10支特色义工服务队,共招募义工1885人,重点为辖区孤老、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居民服务。
点评: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是许多人对现代社区邻里关系的印象。然而九龙坡区组建志愿者队伍,形成了一家有困难,大家齐帮忙的温暖局面。“以爱凝聚,与爱零居”,古老和谐的邻里关系正在这里回归。

亮点九:
基层党组织凸显战斗堡垒作用

回眸:
    彩云湖社区“乐居家园”、石新路社区“乐和老街”,2012年,九龙坡区的数个党建品牌受到关注。
    九龙坡区委把2012年确定为基层组织建设年,立足一个支部一个特色,大力实施党建工作创新,把党建工作推上了新台阶。
    该区建立起“两资两务两行为”民主议事监督等机制,让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受到群众广泛监督。同时,引导各级党组织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发动各级党员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综治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为全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提供了坚强保证。
点评:
    俗语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使群众发展致富有了主心骨,党的各项政策有了最优落实人。

亮点十:
出台“1+4”文件   化解社区建设难题

回眸:
    2012年6月下旬,九龙坡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等社区建设“1+4”系列文件。该文件破解社区阵地建设、人才建设、经费保障等难题,立足把社区打造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平安和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同时,九龙坡区还探索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工作站的“两委一站”模式,让社区规范化建设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得到提高。截至2012年底,全区建成高质量社区服务中心8个、社区服务站83个。
点评:
    “1+4”文件的出台,仿佛一把钥匙,解开了社区建设难题,打开了居民幸福生活之门。

记者 黄琪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