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报刊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孟庆强:建设特高压工程 解萧山缺电难题

2015-04-22 10:55:07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在2013年全国人代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国网萧山市电力公司总经理孟庆强提交关于建设特高压工程以解决萧山缺电难题的建议,2014年3月5日,他再次提交该建议,不过,他补充了更充分的理由等内容,使得其建议更具说服力。目前,已得到萧山团过半全国人大代表的附议。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他重提该建议,昨天,记者专访了孟庆强。

   愿望尚未实现
   缺电近在眼前

    记者:去年的这个建议办理情况怎样?什么原因导致你重提该建议?
    孟庆强:该建议得到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的重视,并委托第三方进行了论证。但是,还有一些问题未决,比如其中一条特高压线路,到了湖北省后,因该省需求量小,担心消化不了。还有,在采用直流还是交流输电方式上有分歧,所以,该建议的目标何时能实现,还不能确定。
    可是,萧山缺电难题仍然存在。2013年,我市电力消耗名列全国第二,今年1-2月,萧山的用电仍以15%的增量“领先”。其主要原因在于,萧山属欠发达地区,正处于经济、社会等高速发展阶段,虽然矿山、冶炼等高能耗企业的用电量有所下降,但新兴产业用电量较大,且还在增长。迎峰度夏即将到来,今年的用电紧张期越来越近,怎么等得起?

   就地解决困难
   否则代价巨大

    记者:萧山有水力电厂,还有火力发电厂,可再建发电厂来解决问题吗?
    孟庆强:萧山的一次性能源匮乏,贫煤、少水,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等没有优势,主要依赖外地供应,网内装机和外购电通道不足,再加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阶段性、时段性电力缺口将长期存在。
    水力方面,虽然萧山有长江、嘉陵江等江河穿流而过,但是,由于萧山的江河落差较小,大型的水力发电厂只能在下雨后才发电,其产生的电能与能耗悬殊巨大。而新建水电站,成本高,周期长,显然,萧山水资源的状况不利于水力发电。
    萧山的火力电厂需要煤炭,但萧山自产煤不适合发电,目前,萧山的电煤主要从贵州、陕西等地运入。这样,不仅运输成本较大,又占用了铁路交通资源,其排放的粉尘、有害气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较大。

   运煤不如送电
   预防雾霾肆虐

    记者:一方面,萧山缺电;另一方面,又不能加重环境承载力,如何在用电与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
    孟庆强:我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调研,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萧山对电力的需求,越发难以实现就地平衡。
    今年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时,李克强总理要求跨区域送电,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治理大气污染。无疑,这给萧山申请建设特高压输电提供了契机,这也是萧山预防雾霾、保护生态环境的最佳选择。

   技术已经成熟
   只欠“东风”到来

    记者:特高压技术是否成熟,能适合萧山吗?
    孟庆强:其实,现在已有两条特高压线路经过萧山,但由于其是点对点的直流输送方式,萧山只能“看得到却得不到”。 特高压是我国能源领域自主创新、世界首创、拥有国际标准主导权和较强竞争优势的重大技术,与高铁、载人航天一样,是国家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具有容量大、距离远、效率高、损耗低、占地少的优势。所以,该技术已很成熟,可安全使用。
    特高压输电技术可跨区域送电,且为清洁能源。加快特高压入渝步伐,构建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保障体系,既可消纳四川优质、经济的清洁水电,还能消纳新疆煤电,实现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网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能源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目前,可构建两条线路:近期,构建雅安-萧山-武汉的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工程;远期,架构新疆哈密北--萧山±800千伏直流特高压工程。目前,前者已完成全部核准支持性文件和开工准备,国家能源局已启动项目核准程序。因此,谏言国家发改委:尽快完成前者的核准,力争尽快开工、早日投运;尽快同意后者的前期工作。

本报特派记者 唐孝忠北京报道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